Search

【31屆金曲獎|我尊敬的人。】
 
在我高3參加全國音樂比賽時,
因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31屆金曲獎|我尊敬的人。】
 
在我高3參加全國音樂比賽時,
因為最後的冠軍,產生內定爭議,
就讓一個單純懷抱音樂夢的孩子,第一次意識到,
「比賽」,比得不只是誰有才華,
 
事實上,牽扯到利益或複雜的價值衝突時,
有很多外部的因素,正在影響著最後判准,
諸如:評審專業性,評審個人主觀意識,
更甚者像是不公正的「裙帶關係」。
 
不禁讓我思考,比賽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
一個有目的性的競爭,常常會淪為「討好」,
也就是為了迎合大眾口味,
在普羅價值之中華眾取寵,
而獲得大眾普遍認可的社交貨幣。
 
在這個默許藝術追求 主流 即 商業規模,
商業規模 即 成功象徵 的年代裡,
有4位我很景仰的藝術家,在亂世中出現:
 
音樂|剃刀蔣
影像|我的檔期 導演 謝乾乾,導演 廖人帥
歌手|J.Sheon (街巷)
 
他們的作品沒有陳詞濫調,守舊規矩,
不會像是在聽某些商業性主流歌曲(產品),
或是看某支MV時覺得,
「這不是幾年前,有人做過的東西嗎?」
又或者
「怎麼跟之前的歌曲和絃編排很像?」
 
昨天晚上趕案子忙碌,所以沒看金曲直播,
而是時不時在官網得獎名單頁面,按重新整理,
最後發現,我的偶像們並沒有得獎。
 
這讓我產生一種失落感,
但我相信,他們應該不會那麼失落才對,
 
因為當他們選擇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」時,
應該早已料想到,要做革命性的改朝換代,
不免會換來這些偶爾的「錯過」。
 
前幾天聽了 導演廖人帥 在Podcast當中提到,
因為對於環境憤怒,而挺身改變,
那麼憤怒,何嘗不是一種正向的力量?
 
希望因為憤怒也好、失落也好,
這些有能力的人,能對於「改變」繼續發力,
這幫人執意要做的創新,
應該是不需要什麼獎來肯定了!
 
不過還是他們能持續獲獎,
到那刻來臨時,
或許證明,台灣藝術圈產生了系統性的變革。
 
尊敬!
 
圖 / 剃刀蔣 FB粉絲專頁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攝影師 / 行銷講師 / 行銷顧問 https://linktr.ee/jingwu
View all posts